海南黎锦:“活化石”的活化之旅

开办国际化人才培养班,参加巴黎时装周,提升产业化水平

海南黎锦:“活化石”的活化之旅

 

 

模特在法国巴黎时装周上展示黎锦元素服装

 

 

融入黎锦元素的实景演出现场。五指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织造精巧的黎锦

 

  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听到这一消息,家住海南省五指山市的90后姑娘谭朝艳很激动。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以此制成的纺织品统称为“黎锦”。在外婆、母亲的影响下,谭朝艳从小学习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有时,她会听到母亲和外婆的叹息:“现在织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大学毕业后,打心底喜欢黎锦的谭朝艳一度陷入纠结。2015年,谭朝艳打定主意,返回家乡成立工作室,一门心思传承黎锦。

 

  名为工作室,不过是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一架织机、一台缝纫机,谭朝艳和母亲两人。起步虽然艰难,但令谭朝艳没想到的是,变化很快就来了。随着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开展,黎锦技艺传习馆、培训基地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织锦、找销路、谈合作,“忙着忙着,发现喜爱织锦的人变多了,还有村民想要加入我们。”2019年,谭朝艳成立了一家黎锦文化公司,去年公司销售额超过70万元。

 

  “业绩亮眼,除了黎锦保护成效显著,还有另一个原因。”谭朝艳卖了个关子。谭朝艳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一段视频:在今年巴黎时装周系列活动中,模特们身着黎锦元素服饰上T台走秀。

 

  为推动黎锦时尚化、国际化,去年8月,五指山市与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合作开办了黎锦国际化人才培养班,在海南省选拔30名黎锦技艺人才,免费培训两年4个学期。谭朝艳就是其中之一。

 

  “皮革与黎锦,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图案大小不一,也有别样美感”……课堂上,国外知名设计师带来新理念,给了谭朝艳启发,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成了她的灵感来源。“一次课后作业,我用草珠做成配饰,织成了一条腰封,放在店里没多久,就被游客挑中了。”谭朝艳说。

 

  今年9月初,得知有机会参与巴黎时装周活动的服饰设计,谭朝艳既紧张又兴奋。“设计师给出了设计图后,我们要在意匠纸上进行填格、核对,之后再将意匠纸分发给当地织娘。”谭朝艳介绍,短短半个月,学员们提供了10种图案、近30份面料。最终,她们参与设计的黎锦元素服饰在巴黎秀场大放异彩。

 

  “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不仅能让更多人认识黎锦、了解黎族文化,同时也会让非遗传承人吸收借鉴新的设计理念,在作品中加入时尚元素,让黎锦技艺与时俱进。”五指山市文化馆副馆长王宇钊介绍。去年起,五指山市先后派出4批69人次非遗人才,赴意大利米兰时装周进行非遗服饰及技艺展示,参加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旅游文化宣传推广等活动。

 

  登上国际舞台,给黎锦带来了市场效益。巴黎时装周活动结束后,谭朝艳很快收到了省外公司的合作邀请,计划生产1500片黎锦。“最近一直在赶订单,希望黎锦被更多人看见、喜爱。”谭朝艳说。

 

  “黎锦被誉为中国纺织业‘活化石’。”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6个市县建成5个300平方米的黎锦技艺传习馆、16个传承村,传承人发展至2万多人,全省100多所中小学开展黎锦技艺实践课,同时海南省正在制定《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5—2029年)》,推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传承水平全面提升,产业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7日 15:2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