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微纳星空设在北京市昌平区的先进装备实验室(资料图片)
当前,商业航天驶入发展快车道。近几年,北京将发展商业航天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北京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优势,支持和加强商业航天领域技术创新,商业航天产业高地正加速崛起。
明星企业云集
北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目前,北京已经聚集30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2023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市值或估值100亿元以上的21家企业中有12家在北京,百强企业中有51家在北京。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纳星空”)在北京市昌平区设有先进装备实验室,该公司副总裁周鑫说,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以卫星制造业务为核心的高端卫星制造企业,截至今年9月,公司已成功发射25颗卫星。
通过风淋装置进入洁净区,高达15米、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宽敞厂房里,布置了几台身价不菲的关键设备。周鑫说:“我们一直专注做卫星的研发制造。这个实验室也是我们科研能力的体现。”
在轨卫星如果出现重大的硬件问题,损失是巨大的,所以要在地面做大量环境实验和测试来验证其可靠性。微纳星空副总经理张又升说:“卫星发射阶段有较大的加速度。这个20吨的振动台,可以模拟火箭发射时的状态。”平台上的转接板可以与卫星底座紧密连接,让力传导的效果更好。
微纳星空只是北京众多商业卫星制造企业的缩影。在北京,“南箭北星”格局已初步形成。“南箭”以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为主,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北星”以海淀区为主,集聚了微纳星空等商业卫星制造企业,形成了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区,整星研制能力全国领先。
目前,在火箭发射方面,蓝箭航天“朱雀二号”全球首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连续2次成功入轨,“朱雀三号”试验箭成功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星际荣耀成功开展液体火箭全尺寸一子级的垂直起降百米级飞行试验;中科宇航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已连续发射3次将3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星河动力实现商业火箭首次海上发射。
全产业链布局
涵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链条堪称全国最全。
在浩瀚太空运转的卫星,要想与万里之外的地球保持联络,需要搭建“专线”。“大家都放过风筝。测运控系统就如同人们手里的那根风筝线,以保证风筝不失联。”在北京航天驭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地面测控中心,公司副总裁曹梦把自己的企业比喻成放风筝的人。“我们是数据传输通道,卫星和火箭企业过得好,我们就一定过得好。”
不管是卫星通信想要实现全球任意角落通信信号的全覆盖,还是遥感卫星要通过雷达波回波对地表微小的形变进行监测,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都离不开地面系统的专业服务。服务的支点,就是遍布全球的地面站。
卫星拍摄到的大量数据,需要通过地面站传输回来。而太阳同步轨道中的卫星,每经过地面站一次,能与地面站数据交互的时长只有10分钟。单颗卫星造价已然不菲,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及时稳定,需要在全球布局大量的地面站,投入更是惊人。
“传统地面站网星地交互的时间间隔大约8个小时。我们把这个间隔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未来我们希望建设更多的地面站,服务更多卫星,让星地数据交互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曹梦说。
在北京,商业航天企业不断传来好消息:航天驭星为全国一半以上商业卫星提供在轨运管服务,银河航天构建起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中科星图联合空天院集成国内首款遥感垂域大模型“空天·灵眸”,可在线完成分钟级天临空地海多圈层信息精准智能分析计算……
资源集聚融合
2023年底起,围绕商业航天这篇大文章,北京市、区两级政府动作频频。
北京市区协同在丰台区、经开区陆续举办卫星互联网供应链创新发展座谈会、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活动,支持在经开区设立“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在丰台区成立“星网生态伙伴产业协同发展基地”,加速产业链上下游融合集聚发展。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相关部门编制形成《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从技术攻关、应用示范、政策先行先试以及创新生态等维度提出23条重点任务。经开区、海淀区相继发布配套支持政策,与市级部门形成政策合力。
与此同时,北京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由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推动优势星箭总体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此外,支持建设火箭关键部件智能制造平台、火箭共享试验平台、卫星抗辐射试验平台等一批共性技术平台,解决火箭共享制造、试验验证,以及整星和关键部组件抗辐射试验等企业共性需求。推动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搭建基础设施开放共享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北京高校院所、企业试验设备资源。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北京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创新发展的技术壁垒优势;推动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加快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编辑/谭卫平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