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肿瘤,不仅三指头一枕头”

华声看点

面对肿瘤治疗这一世界医学难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林丽珠始终强调中西医协同作战——

“中医治肿瘤,不仅三指头一枕头”

 

林丽珠工作照

 

       她是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4年“最美医生”,也是中医治肿瘤领域首屈一指的大家。她常说:“中医看肿瘤,不仅三个指头一个枕头,而是要把所有‘武器’用上。”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诊室里,“最美医生”林丽珠的故事娓娓道来。

 

       勤于业 深耕肿瘤治疗四十载

 

       选择中医肿瘤学方向的医学道路,对于林丽珠来说,并非偶然。

 

       1985年,还在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专业的林丽珠,因天资聪颖、学习勤奋,成为国医大师周岱翰的学生,每周跟随他出诊抄方。那段时光,让林丽珠树立起中医治肿瘤的自信,也让她走上了用中医药治肿瘤的道路。

 

    “那个年代,我们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医疗手段,但真的治好了不少患者。”当时,一位患有舌癌的台湾商人因不想手术,慕名来到广州找周岱翰求诊。周岱翰带领林丽珠为患者开具了诊疗方案,即外用喉风散、内服六神丸及中药汤剂,加上平阳霉素。林丽珠每天用中药药液为患者冲洗患处,看着患者的肿块逐渐缩小,直至大半年后完全消除。这个成功的案例让林丽珠触动很深,看到了中医治疗肿瘤的显著疗效,也更加坚定了她选择中医肿瘤学方向的信心。

 

        自此,林丽珠俯身中医治肿瘤的临床工作,一干就是四十载。她凝练的“益气除痰法”治疗肺癌、“保肝抑瘤法”治疗肝癌等学术思想,成为中医治肿瘤的一个个标杆,挽救无数患者于危亡。从业近40年来,林丽珠见证了公众对肿瘤这一疾病的认知从一片空白,到逐渐客观全面,也参与见证了中医治疗肿瘤的不断进步。她主持或参与中医药治疗肿瘤科研项目超过40项,参与GCP新药研发项目近80项,制订多个中医肿瘤学行业标准,首创肿瘤领域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中医肿瘤学走向国际。

 

      以益气除痰法为例,在周岱翰的指导下,林丽珠团队研究发现“痰毒”是肺癌发病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团队创立了以培土生金、理气化痰为核心内涵的益气除痰治疗法则。这一疗法在治疗中晚期肺癌,尤其是老年中晚期肺癌中显示出确切疗效,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癌相关症状。此外,该疗法还可用于增效减毒的抗肿瘤治疗及早期肺癌的防治等。一项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开展的益气除痰法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表明,以益气化痰法为主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组的中位生存期为477天,高于化疗队列的264天,益气除痰法能显著延长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精于术 撷萃中西助患者重获生机

 

   “中医看肿瘤,不是仅用三个指头一个枕头,而是要把所有‘武器’用上。”在林丽珠看来,如何治肿瘤,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加法题”。她主张“以中为主、中西结合”,强调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核心地位,也重视西医技术手段的有效发挥。

 

   “西医善攻伐,能快速控制病灶,但也会损伤患者正气。中医善扶正,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整体状态,同时减毒增效,延长生存期。我们在临床中应该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中西医优势互补,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林丽珠说。

 

      如何充分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实现患者的最佳获益,是林丽珠孜孜不倦的追求。

 

   “这就好比在战场上要根据敌情来排兵布阵、调兵遣将,我们在临床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分期分型、基础病、并发症、治疗史等,灵活制订治疗策略。”林丽珠说,“例如对于年轻的早期患者,我们主张积极的治疗手段,手术、放化疗甚至免疫疗法都用上,同时用中药扶正固本、减毒增效;对于年老体衰的晚期患者,我们就主张带瘤生存,通过中药调节机体平衡,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科室曾接诊一位老先生,患的是来源于肺的巨细胞癌,这种病很少见。手术之后他体内还有肿物,化疗效果不理想,于是坚持以中医药治疗。现在10年过去了,他也80多岁了,肿物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老人家还能骑摩托、游泳,这就是典型的带瘤生存状态。”林丽珠说。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大会上,林丽珠再次阐述了整体观下的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这一治疗理念。这一源于临床实践的理念,使得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也成为与会专家共识,他们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探讨了中医药在联合化疗、放疗、手术、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方面给患者带来的获益。这也让林丽珠更加自信了,她认为,中西医协同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疗法的疗效,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让这一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医学界共识,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

 

      在林丽珠看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临床,如果能通过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证据,并加强基础研究,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减毒增效的作用机制,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并进行成果转化,能造福更多的患者。

 

      这也是林丽珠多年来身体力行的一条实践之路。

 

  “从‘十五’开始,我们开展了大量研究,又不断进行优化,研制出院内制剂益肺散结丸,对改善患者胸闷、疲倦、乏力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院内制剂消积理肠颗粒对于晚期肠癌、放射性肠炎等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一些老年肠癌患者,他们术后无法耐受化疗,使用消积理肠颗粒能大大降低复发几率。此外,针对肺癌二代靶向药物产生的皮疹副作用,我们研制的外用金花解毒搽剂,能极大缓解患者的皮疹困扰,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靶向治疗。”

 

       林丽珠介绍,“最近我们又承担了国家‘十四五’重大专项中关于治疗肺结节的项目。从辨证的几百个患者中,观察到以脾虚痰湿型居多,单纯肺结节患者表现尤其明显。现在入组已经结束,从初步临床效果看,患者获益明显。”目前,她所在的科室已有6个院内制剂和3个膏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美于心 剑胆琴心视患者皆如至亲

 

       获评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4年“最美医生”,是林丽珠对患者细心和爱心的最佳见证。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林丽珠教授,剑胆琴心是最为恰当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陈汉锐如是评价。

 

       谈及对患者的细心和爱心,多年前的一件往事涌上林丽珠心头。

 

       那个时候,她刚进入肿瘤科工作不久。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林丽珠发现一位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明显“飘高”,这让她立刻警惕起来。

 

    “临床用药后,患者肾功能指标出现轻微异常是很常见的。但我当时刚工作不久,对于这些异常处理非常谨慎,马上对患者进行了进一步检查,发现他是淋巴瘤患者,由于肿瘤的迅速崩解,出现了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我们立刻组织抢救,最后患者顺利救回来了,存活了20多年。”想起这件事,林丽珠至今仍有些后怕,“如果当时粗心,略过了这一异常,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当医生一定要细心,及时发现问题。”

 

      还有一次例行查房时,细心的林丽珠注意到患有子宫绒毛癌的患者小刘脸色苍白。一掀被子,发现小刘大出血。紧急关头,林丽珠第一时间叫来医护参与抢救,又组织多学科会诊,通过手术、化疗加中医药的治疗,及时救治了小刘。然而成功保住生命的小刘,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之后的生活难以为继。为了安抚患者情绪,林丽珠发动科室募捐,筹得5000多元。拿着这笔“启动资金”,小刘回家乡开了一个蛋糕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医学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疾病,特别是面对癌症患者,理解、尊重,赢得患者的信任,是医患同心抗癌的前提。”林丽珠常教导学生要坚定地和患者“站在一起”,让他们感到温暖,尽量减少他们对癌症未知的恐惧,帮他们摆脱绝望的困境。

 

       林丽珠对患者的细心和爱心,也传递到她的学生身上。对于“新手”学生,林丽珠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带教。其所带学生写的病历,记录完整、描述详尽、分析到位、结论明确,成为医院的“样板病历”。林丽珠还有一个被称为“加油站”的柜子,因担心学生们加班会饿着,她在里面塞满了为他们准备的食品。

 

       总能准确说出“老病号”的名字和病情、为来复查治疗的肝癌患者庆祝生日、成立肿瘤康复俱乐部……“最美医生”林丽珠以剑胆琴心,与死神争时间,为患者抚病痛,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患者黑暗中前行的心。(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首届院聘画家受聘仪式在京举行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首届院聘画家受聘仪式在京举行王鲁湘任首任院长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4月9日下午三点在李可染画院举办了首届院聘画家的受聘仪式,同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涯为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

    0 2025-04-05
  • 第三届"中国画都"潍坊市青少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

    4月13日上午,第三届“中国画都”潍坊市青少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式在潍城区西街99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举行。共青团潍坊市委书记刘艳芳,潍坊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传江,潍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

    0 2025-04-05
  • 黄永玉168幅生肖画集体亮相 “黄氏”幽默再现长沙

    黄永玉的各种生肖画挂满了墙壁。杨华峰摄23日,“十二个十二个月——黄永玉生肖画展”在湖南美术出版社美仑美术馆正式揭幕,展期1个月。黄永玉素有画坛“鬼才”之称,从2006年(丙戌,狗)开始到2017年(丁酉,鸡)的..

    0 2025-04-05
  • 袁运生:美术教育的中国路

    始祖像袁运生80岁的画家袁运生似乎又站在了中国艺术界争论的中心。上一次是在1979年,他为首都机场创作的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由于大胆绘入3个傣家女裸体洗浴的场景,成为当年美术界乃至思想界广泛..

    0 2025-04-05

校园视觉

书画推荐

人物推荐

  •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首届院聘画家受聘仪式在京举行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首届院聘画家受聘仪式在京举行王鲁湘任首任院长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4月9日下午三点在李可染画院举办了首届院聘画家的受聘仪式,同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涯为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

    0 2025-04-05
  • 第三届"中国画都"潍坊市青少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

    4月13日上午,第三届“中国画都”潍坊市青少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式在潍城区西街99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举行。共青团潍坊市委书记刘艳芳,潍坊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传江,潍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

    0 2025-04-05
  • 黄永玉168幅生肖画集体亮相 “黄氏”幽默再现长沙

    黄永玉的各种生肖画挂满了墙壁。杨华峰摄23日,“十二个十二个月——黄永玉生肖画展”在湖南美术出版社美仑美术馆正式揭幕,展期1个月。黄永玉素有画坛“鬼才”之称,从2006年(丙戌,狗)开始到2017年(丁酉,鸡)的..

    0 2025-04-05
  • 袁运生:美术教育的中国路

    始祖像袁运生80岁的画家袁运生似乎又站在了中国艺术界争论的中心。上一次是在1979年,他为首都机场创作的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由于大胆绘入3个傣家女裸体洗浴的场景,成为当年美术界乃至思想界广泛..

    0 2025-04-05
  •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首届院聘画家受聘仪式在京举行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首届院聘画家受聘仪式在京举行王鲁湘任首任院长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4月9日下午三点在李可染画院举办了首届院聘画家的受聘仪式,同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涯为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

    0 2025-04-05
  • 第三届"中国画都"潍坊市青少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

    4月13日上午,第三届“中国画都”潍坊市青少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式在潍城区西街99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举行。共青团潍坊市委书记刘艳芳,潍坊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传江,潍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

    0 2025-04-05
  • 黄永玉168幅生肖画集体亮相 “黄氏”幽默再现长沙

    黄永玉的各种生肖画挂满了墙壁。杨华峰摄23日,“十二个十二个月——黄永玉生肖画展”在湖南美术出版社美仑美术馆正式揭幕,展期1个月。黄永玉素有画坛“鬼才”之称,从2006年(丙戌,狗)开始到2017年(丁酉,鸡)的..

    0 2025-04-05
  • 袁运生:美术教育的中国路

    始祖像袁运生80岁的画家袁运生似乎又站在了中国艺术界争论的中心。上一次是在1979年,他为首都机场创作的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由于大胆绘入3个傣家女裸体洗浴的场景,成为当年美术界乃至思想界广泛..

    0 2025-04-05